定價方式是生鮮蔬菜配送行的核心經營理念,具有品類多而雜、物流周轉損耗率高的特點,使得定價體系也多有差異。商品進價、競爭對手報價、商品市場行情與價格走勢、生鮮商品品質、到貨量及庫存量,生鮮蔬菜本身的存儲期限、損耗率等都會影響配送商最終定價。
那么,在實際經營業務中,蔬菜配送如何定價?有什么秘訣?
概括來說,目前生鮮配送定價方式有以下幾類,電商方式統一定價、偽電商方式差別報價以及周期性定價三類。下面以電商定價為例詳細說明。
電商定價主要就是,在一定成本的基礎上,加上行業平均毛利率,就是基本的定價方式,并將最后價格通過電商平臺對消費者公開。
電商定價在于價格透明,一分價錢一分貨,消費者可以根據公示價格自主選擇是否購買,買什么等級的產品。
成本+毛利率透明化的電商定價方式,應用到非標品化的生鮮農產品上,又有一些細微的差別。
下單前可看到不同菜品價格,明碼標價,市場漲跌。眾所周知,批發市場采購價格波動很頻繁,所以這樣的定價方式具有一定風險性,對采購部門及采購員能力要求都比較高。
優勢:
?
(1)價格體系穩定高,便于把控成本預算。
(2)頁面產品分類精細化,便于客戶挑選。
(3)價格透明化,更容易獲得用戶信任并建立長久合作。
適用企業:
?
(1)多適用為中小型餐飲服務的生鮮配送商(生鮮電商B2B),如美菜網、武漢送小菜、北京蔬菜俠等。社會餐飲客戶因多是自營,必須自負盈虧,所以對食材價格都較為敏感,對食材配送商的忠誠度很難建立。統一透明化的價格管理容易取得對方信任,為長久合作打下基礎。
(2)具備線下連鎖分銷平臺的生鮮蔬菜供應商(生鮮電商B2C),某區域菜籃子工程的話,本身有市政補貼,經營上盈利性需求較低。
觀麥認為,生鮮配送商與客戶在長期合作及人情基礎上,口頭協商或雙方默認一定的波動差價范圍,再由配送商采購回來后基于成本再統一公布出售價格。相較于下單前定價并公布方式相對比較保守,還留有一定回旋的余地,但對于配送商方面就要求隨時掌握市場行情,避免參考價與交貨實價出入過大,失去客戶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