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中餐能否吃好,是家長最為牽掛的事情之一。目前很多學校推行“中央廚房”校園集中供餐新模式,為廣大中小學生提供營養午餐,有效解決了學生午餐難題。
學校中央廚房模式
“中央廚房”定點供應,可確保食材追根溯源和食品安全,提升營養合理攝入水平;也能降低學校運營成本,減輕學校管理壓力。同時,解決了城區孩子午餐就餐家長時間緊、壓力大、負擔重的問題,為廣大中小學生健康成長提供了保障。
“中央廚房”校園供餐模式,值得各地推廣。希望由教育部門牽頭,通過公開招標選擇有實力的供餐企業,提供相關優惠政策,制定合理收費標準,實施食品安全動態監管,確保食品安全和營養。
12月30日,康康姐開放日活動走進位于東湖高新區流芳路的湖北億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探訪這家為30所學校集中配送帶量食譜營養午餐的“中央廚房”。
15個顯示屏,對“中央廚房”所有點位實時監控
在“中央廚房”一樓展廳,15個顯示屏上,食物加工、切配、烹飪、分餐等環節的食品生產所有點位操作過程清洗可見。
“這是中央廚房實時監控系統,與食品生產各環節的攝像頭相連,點擊任何一個顯示屏,都能看到實時操作情況?!痹摴拘姓偙O涂成志說,“中央廚房”每個點位的操作員都要持健康證上崗,每天檢測體溫,每季度進行一次體檢,“即使手上破損都不能上崗”。操作員未執行規定,比如不戴口罩,實時監控系統就會報警。
在“中央創房”二樓參觀區,食材加工的各個廚房一覽無余,地面、設施設備干凈整潔。操作員從頭到腳“全副武裝”穿著工作服,正在為學生加工食品,還未加工的食品上面覆蓋著薄膜,以避免受雜塵污染。
“每種食材經過抽檢,檢驗合格之后才能進入廚房,并分開放置,有效避免了人流、物流交叉污染。對食品安全一定要做到‘四個最嚴’?!蓖砍芍菊f,該公司“中央廚房”除了對自己的生產基地、蔬果基地嚴把源頭關外,對供貨單位的食材也要進行抽檢。進入廚房的每種食材均利用先進設備經過多道工序清洗干凈。
據介紹,集中配送時,車輛也要進行清洗、消毒,貼上封簽,通過“中央廚房實時監控系統”對車輛的位置、車內的溫度實時監控,以保證學生們拿到飯菜溫度不低于60℃。
掃描二維碼,帶量食譜營養午餐重量、營養一目了然
在“中央廚房”展廳,掃描“學生菜譜營養標識”,每個菜品的食材、重量、營養素一目了然。
當天,6-8歲、9-11歲兩個年齡段的帶量食譜是香鹵琵琶腿、芹菜千張肉絲、番茄炒雞蛋、鳳凰玉米羹、南瓜米飯5菜品。年齡段不同,每個菜品的重量不同、營養素不同,9-11歲略高于6-8歲。6-8歲的營養攝入量是89.44分,9-11歲的營養攝入量是89.95分。
“午餐的營養總成分必須達到80分以上?!?,營養師羅文說,若不搭配任何一種菜品,其能量、蛋白質、脂肪等攝入含量都會相對下降。每天都會根據食譜營養分析報告,搭配不同種類的食材,“葷素搭配,保障營養均衡,讓學生不僅要吃好、有營養,而且還要吃壯不能吃胖”。
烹飪師何培艷介紹,根據《學生餐營養指南》標準,不同年齡段設置的食譜能量、蛋白質和營養需求,配置分量不同的菜品。構成菜品的每種食材標明重量,這種帶量食譜對學生餐的營養素供給量以實現可視化。
“這個二維碼貼在集中配送的桶裝飯的餐盒上,家長、老師、監管人員掃描此二維碼,對當天學生們食用的午餐種類、數量、營養報告一目了然,做到公開、透明。老師、家長、監管人員還可通過小程序看到中央廚房的食品生產過程?!焙闻嗥G說。
監管全覆蓋,連供餐的每個操作過程是否合規“都不放松”
“對‘中央廚房’食品生產過程監管全覆蓋,不僅要進行常態化監管,還進行一系列動態監管,甚至連供餐的每個操作過程是否合規‘都不放松’”。東湖高新區市場監管局第四市場監管所副所長謝宇昂說,確保食品安全,才能保障師生們吃的安全、吃的營養、吃的美味。
據了解,在實施常態化監管過程中,市場監管部門每次必查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企業是否亮證經營、是否亮照經營、是否在有效期范圍內、從業人員是否持證上崗、安全等級是否進行公示、食品進貨單是否完備、供貨方的資質和票據等都要一一進行核準查驗。在食品生產車間,市場監管人員還要對食品制作加工過程中,操作人員有沒有嚴格執行餐飲食品操作規范,也要進行監督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