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供應鏈中的食品損耗仍然廣泛存在,尤其是對保鮮要求較高的冷鏈物流。目前,發達國家生鮮農產品綜合冷鏈流通率在90%以上,中國這一數據僅為19%。
生鮮農產品流通對于過程中的儲運環境、管理流程有很高的要求,目前,大多數國家都還沒有建立起完善的跨地區生鮮農產品流通體系。
而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生鮮物流標準化的程度相對于世界較高,對于我國生鮮物流也非常具有借鑒意義。
發達國家生鮮物流中
信息系統的使用
一、標準化流程中信息系統的使用
(一)信息系統的使用
1.新商品資料登記,在上午10:00前或晚上19:00前由公司總部進行。物流中心接收到信息后對物流系統進行商品資料維護。
2.門店前一天或提前兩天訂單必須在下午14:30〈以1配商品為主〉晚上21:00〈以2、3配商品為主〉之前完成。門店的訂單信息發送到NRI信息處理中心。
注:1配約占總量的80%,2、3配約占總量的20%。
3.NRI上午15:00,晚上21:30接收門店訂單信息后進行整理,然后將信息分別發送給供應商和物流中心。
4.供應商和物流中心在下午15:30和晚上22:00接收門店訂單信息。
5.供應商接收訂單信息后開始備貨。物流中心根據訂單信息安排作業人員及制定配送計劃,安排車輛。
庫內作業方式
(一)庫內作業流程
(二)常規化作業內容表
通過標準化作業表,規范作業流程和作業操作,能夠幫助生鮮物流中心更好更快地進行物流作業。
生鮮物流中心配送管理
(一)配車管理記錄表
(二)交貨時注意事項
物流中心KPI管理
1.KPI:關鍵業務指標是評價員工績效的方法之一。其特征為:能對作為每天行動結果的數值(包括“數量”,“質量”,“時間”,“成本”,“進度率”等)進行管理。
2.KPI的主體是人員,車輛,時間和業務量
3.每個部門必須在明確本部門的業務范圍內容(量),人員構成(人數)和目標后,進行KPⅠ管理。
4.物流業務KPI是為了提高供應鏈效果–物流上下游
5.KPⅠ必須通過實行PDCA來不斷提高。
6.通過業務日報的運作,能提高KPⅠ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