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國的生鮮電商的規模約為225億,同比增長了96%。而根據尼爾森的預測,我國生鮮電商將會在未來三年內呈現爆發式增長。到2018年有望超過1500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了50%。
早在2014年,觀麥就加入了生鮮電商的浪潮,起初是從餐廳食材配送起步,配送業務主要由旗下的全資子公司“小農女”進行,經過一年半的時間,積累了深廣上萬家餐廳客戶的食材配送經營數據與經驗。
早期為了讓整個配送業務流程走的更順暢,觀麥花了一筆大費用從其他專業的軟件公司購買ERP軟件,然而,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功能很強大的這款ERP系統在經過使用后不久,不少問題一一呈現了出來,其中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這款系統雖然可以適用于很多行業,但是它無法做到精細化管理,且與微信前端下單系統完全無法銜接,使用期間不得不加派人手,專門負責多系統之間的銜接工作。本來是想提高效率,當時來看,改善效果并不明顯。這遠遠無法滿足生鮮現存的問題。
在受夠了系統功能不全面帶來的各種麻煩問題后,觀麥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摸索研發出的一套適用于蔬菜配送,水果配送,肉類糧油,生鮮凍品干貨,農產品等食材配送行業的觀麥生鮮配送管理系統,以支持小農女日漸壯大的業務。在系統上線不久后,整體效率提升的效果遠超預期。觀麥決定在食材供應這塊市場能夠走出一條自己獨有的道路,為此,系統開發團隊繼續對系統進行優化、升級、迭代,盡最大可能簡化工作程序,以便更好地提高系統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很快,小農女的業務發展速度迅速提高,一舉成為廣深餐廳老板首選的生鮮配送管理軟件。
在前期做配送業務的過程中,我們或多或少接觸到不少傳統的食材配送商,互相分享行業內的經驗。我們發現,在‘’互聯網+”的思想影響下,很多大到傳統的重模式食材配送公司、小到賣菜佬個體戶對于擁抱互聯網表現出來強烈的興趣。但是由于對互聯網領域的知識知之甚少,所以他們完全不知道應該如何下手。
觀麥在經過一年半的時間已經成功輸出了互聯網化的產品,真正做到互聯網+,于是決定盡自己的力量,讓傳統的食材批發商行業互聯網化起來。再把整個體系給到大家,讓大家一起在這個體系里協同。以便縮短供應鏈中間鏈條,降低人工成本從,真正讓農業者獲得更多優惠。
目前觀麥正在為全國上百家配送商伙伴提供SaaS系統服務,大到農產品批發市場,中到各類型的加工配送商、供應商,小到個人送菜佬。在此過程中,我們以合作伙伴的角色,在各位配送商打通“互聯網+”的道路上提供強有力的系統支持,為了能夠更好的為各位提供更到位的服務,觀麥為每一位伙伴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最大程度的幫助他們優化效率。